青岛 “一老一小” 医疗保障 – 多层次体系,全方位呵护老幼健康

40次阅读
没有评论

齐鲁网·闪电新闻 11 月 3 日讯 11 月 3 日,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青岛市“一老一小”医疗保障工作开展情况。

青岛“一老一小”医疗保障 - 多层次体系,全方位呵护老幼健康

近年来,青岛市医保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、省、市决策部署,聚焦老年人和儿童等重点群体,强化“一老一小”医疗保障工作,构建起覆盖全民、保障适度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。

在老年人方面,持续完善以基本医保为主体、长期护理保险为特色的老年健康保障体系,着力实现老年人医有所保、老有所护,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。截至目前全市长护险参保总人数超 939 万,其中参保职工 454.5 万,参保居民 484.6 万,是全国为数不多实现制度城乡全覆盖的城市。截至今年 9 月,454.5 万名参保职工中,享受退休人员医保待遇人数达 114.5 万人。青岛市 60 岁以上老年人参加居民医保约 146 万人,同比上涨 4%。

在孕产妇生育方面,完善生育保险制度,强化生育支持保障功能。目前,青岛市职工基本医保参保人中,340 万名在职人员均同步参加了生育保险,各类人员均有相应保障。今年 1 - 9 月,已惠及参保女职工 10.71 万人次,报销生育医疗费用 3.3 亿元,已为 5.35 万人次支付生育津贴 7.12 亿元。

加强参保居民生育补助。在不额外增加居民医保缴费标准的基础上,对参加居民医保的生育女性实施倾斜保障,住院分娩医保补助标准不区分孩次,统一提高至 3000 元;在门诊发生的产前检查费用纳入门诊统筹予以报销;分娩合并症、并发症可享受住院报销待遇,实现居民生育各环节全程保障。今年 1 - 9 月,已有 4565 人次享受居民分娩补助待遇,基金支出 1356.72 万元。另一方面,稳步推进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报销。将“取卵术”“胚胎培养”等 11 项辅助生殖治疗项目纳入基本医保报销范围,并结合政策试运行情况,打通异地费用报销渠道,为不孕不育患者提供更多就医选择。今年 1 - 9 月,已为 1.46 万人次报销辅助生殖治疗费用 2914 万元,有效减轻有生育需求群体的医疗费用负担。

在新生儿方面,支持新生儿凭出生医学证明办理医保参保手续,由线下多地奔波转变为线上一站式办理,实现新生儿“零跑腿”参保。同时明确,新生儿自出生之日起 6 个月内办理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手续并缴费的,自出生之日起发生的医疗费即可纳入报销范围,不受等待期约束,实现一出生就享有医保,家长更安心。

在缴费标准方面,新生儿等少年儿童 2026 年度筹资标准为每人 1215 元,其中个人缴费 415 元、财政补助 800 元,财政补助标准全省最高。在报销待遇方面,新生儿等少年儿童住院、门诊慢特病的合规费用报销比例比同档成年居民提高 5 -25 个百分点,一级、二级、三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分别达 90%、85%、80%;大病保险补助比例比成年居民再提高 5 个百分点,超基本医保封顶线部分可报销 85%、达到大病保险起付线后的范围内个人负担部分可报销 70%。基本医保与大病保险合计年度最高保障额度达 78 万元,有效缓解医疗费用负担。

对于儿童因意外伤害产生的符合规定的门急诊医疗费,超过 100 元以上的部分,报销比例为 90%,年度可最高支付 3000 元。妥善解决残疾儿童康复医疗费保障。经评估具备康复适应指征的 0 -17 周岁脑瘫、视力、听力、言语、智力、肢体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,可到康复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治疗,纳入医疗康复保障范围。做好儿童罕见病保障工作。及时将国家医保目录中新增的儿童药物纳入医保报销范围,将国谈药品中治疗儿童肿瘤、罕见病的高值药品,优先纳入“双通道”管理,保障参保患儿能够用上救命药、享受医保报销待遇;指导商保公司优化完善定制型商保“琴岛 e 保”理赔范围,将部分医保目录外儿童罕见病用药纳入保障范围,在基本医保之外增添一份保障。

正文完
 0
评论(没有评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