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等老了才后悔!钟南山提醒:晚年生活质量看 “能动”,早准备早受益

47次阅读
没有评论

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老人:人还活着,却几乎整天躺在床上,吃喝要人喂,翻身要人扶,连上厕所都变成一件“遥不可及”的事?明明没有大病,却慢慢“躺”成了一个不能自主生活的人。

别等老了才后悔!钟南山提醒:晚年生活质量看“能动”,早准备早受益

钟南山院士曾公开提醒: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高低,不取决于有没有得过多少病,而是看能不能“动”——能不能下床走路、自己吃饭、自己上厕所。

换句话说,不是活得久,而是活得动。而这,得从年轻时就开始准备。

你以为的“躺平”,其实在悄悄废掉你的身体

很多人以为,等到退休了再锻炼,现在太忙没空。可现实是,衰老从 30 岁就开始了,60 岁只是“显形”。人体肌肉量每 10 年就会降低 3%-8%,尤其是下肢,速度更快。

再加上久坐、少走路、懒得动,很多人到了五十岁,腿一软、腰一闪、起床都费劲。不是老得快,是被“坐废”的。

“肌少症”已经被医学界认为是老年人失能的第一推手。它不是某种罕见疾病,而是肌肉流失、力量下降、行动迟缓的综合表现。最典型的表现就是:走路慢了、东西拎不动了、从椅子站起来变得困难。

一旦肌少症发生,摔倒、骨折、卧床几率大大增加,生活质量会直线下降。更严重的是,一旦卧床,就很难再站起来。

别让“能动”变成一种奢侈,关键要守住这三件事

说到底,想要活得动、活得久,得守住三样能力:走路的腿、吃饭的牙、睡觉的觉

别等老了才后悔!钟南山提醒:晚年生活质量看“能动”,早准备早受益

一、腿脚好,是所有自由的起点

下肢肌肉是维持独立生活的“压舱石”。很多人年纪轻轻就习惯坐电梯、不愿走路,甚至一层楼都要坐电梯。

长此以往,腿部肌肉会逐渐“退休”,你就会发现:走路越来越慢,站着腿发抖,蹲下起不来。

钟南山院士自己到现在还能深蹲、快走、爬山,靠的就是 长期坚持锻炼下肢力量 。他曾建议:每天至少快走 30 分钟,或者做些简单的力量训练,比如 靠墙静蹲、抬腿、登台阶

这些动作看似简单,却能有效延缓肌肉流失。

原地踏步、单腿站立这些动作,在家就能做,坚持一年,你会发现腿脚稳了、腰背直了,整个人精气神都不一样了。

别等老了才后悔!钟南山提醒:晚年生活质量看“能动”,早准备早受益

二、咀嚼能力,是被忽视的“健康金矿”

很多人觉得掉几颗牙没什么大不了,能吃点软的就行。可 牙齿的状态直接影响营养吸收、咀嚼效率、甚至大脑功能。

研究发现,牙齿完整的人,认知能力下降得慢,因为咀嚼本身就是一种脑部刺激。长期吃软食、少咀嚼,会让大脑“偷懒”,增加痴呆风险。

而且老人一旦牙不好,就爱吃精细、软烂、甜腻的东西,从而导致 血糖波动、体重增加、肌肉减少

别忽视牙齿。每年至少洗一次牙,有问题早治早补,缺牙及时装假牙。咀嚼,不只是吃饭,是一种延缓老化的“运动”。

别等老了才后悔!钟南山提醒:晚年生活质量看“能动”,早准备早受益

三、睡得好,不只是为了不困

睡眠不好,不仅是累,更是伤身。肌肉合成、免疫修复、记忆巩固,都在夜间进行。

很多人年纪一大,开始“睡不沉、醒得早、夜里跑厕所”。这不一定是病,但长期下来,会导致 身体修复能力下降、炎症增加、情绪紊乱

想睡得好,别指望“补觉”或者“熬过去”。白天该动就多动、午睡别超过 30 分钟、晚上少吃重油重盐食物,睡前一小时别玩手机。真正的“长寿药”,其实是每天高质量的 7 小时睡眠。

别等老了才后悔!钟南山提醒:晚年生活质量看“能动”,早准备早受益

老年卧床不是命,而是年轻时的选择

很多人以为,老了卧床是自然规律。可医学研究显示,绝大多数老年卧床,都是可以预防的。不是得了什么大病,而是因为:

一开始腿脚不稳,怕摔倒,就少走;越少走,肌肉越少;一旦摔一跤,卧床几天,肌肉就“归零”;再也站不起来了。

这不是“命”,是一个 可以被打破的循环 。关键在于: 从中年开始保肌肉、练平衡、动起来。

你每天走的那几千步,不只是燃脂,而是在为未来的“能动”存钱。

别等老了才后悔!钟南山提醒:晚年生活质量看“能动”,早准备早受益

别把“养生”当作老年人的事,它是年轻人的责任

很多人说“等我老了再说”,可身体不会等你。肌肉、骨骼、神经系统的衰退,是可以延缓的,但需要时间和习惯的积累。

不是说要去健身房撸铁,也不是要吃什么保健品,而是 从现在开始,把“会动”当作日常能力来维护。

比如:

上下楼梯不坐电梯,周末爬一次小山,不再久坐一小时以上;饭后散步 15 分钟,每天做 5 分钟深蹲。

这些简单动作,对预防肌少症、提升血糖控制、稳定情绪,都有实打实的好处。

别等老了才后悔!钟南山提醒:晚年生活质量看“能动”,早准备早受益

保持社交、动脑、表达欲望,也都是“活得动”的一部分。人一旦不说话、不出门、不思考,身体和大脑都会关机。

活得久不难,活得好才是目标

如果你不希望晚年被“床”绑定,就需要早点为“动”的自由做准备。不要等到哪天连翻身都困难,才想起今天没走的那几千步。

生活不是等老了才开始重视健康,而是 现在的每一个决定,都会写进你未来的身体里。

哪怕每次只走 2 站地,哪怕每天只深蹲 10 下,哪怕只是晚饭后去楼下转一圈,一点点积累,也能帮你远离“床上余生”。

别等老了才后悔!钟南山提醒:晚年生活质量看“能动”,早准备早受益

你现在动的每一下,都是在 给未来的自己争取“活得动、活得久”的底气。

正文完
 0
评论(没有评论)